我讀過的書不多,寫過的字更是少得可憐。但有好一陣子,每當讀書寫字,我都害怕遇見、或刻意迴避一種恰似你的溫柔,那胖子觸電式的反詰:「你說,不是嗎?」
「你說,不是嗎?」是個開放又危險的句型,任何人都可以簡潔有力回你一巴掌:「不是。」
隨著傷春悲秋的玫瑰色實體作家或網路寫手與日俱增,我跟「你說,不是嗎?」狹路相逢的機率也膨脹到愛,無限大。
「過盡千帆...累了...但驀然回首...我知道,家,總是像避風港般能帶給我們溫暖。你說,不是嗎?」(別降,我沒去過你家。)
「我喜歡雨,點點雨絲惹人愁,小雨來得正是時候,雨中漫步哼著小曲,真是人生一大樂事,你說,不是嗎?」(難說,很少下雨出門。)
「聽小鳥啁啾,看彩蝶飛舞,稚童笑逐顏開,情侶甜蜜恩愛,只要停下腳步用心感受,世間仍是美的!你說,不是嗎?」(夠了,賓拉登還活著。)
諸凡此類。先不論遣辭用句有結構上的毛病或嚴重認同危機,而是恨啊,它何以無端氾濫到好噁心的境地。
掀開不知民國幾年的黃曆,某先賢開天闢地第一次說「酷」。剛開始挺新鮮,這好酷,那也酷,你酷我酷大家酷,酷了一年,突然想吐。我止住嘔,擦乾口角殘沫,在某次段考前,俯案靜思這個問題。
為什麼酷啊酷地一路酷來,現在就斷然不酷了?我是不是該收斂一些,從此回歸原點說說「哇賽」、「不賴」,也強過說「酷」?
顯然這根本不是一個問題。無限大再加一點(或減一些),還是無限大。直到麻痺了、渡過尷尬期,我又莫名其妙地覺得「酷」很OK。時至今日,多多少少還把「酷」掛在嘴邊。
又好比「LKK」。約四、五年前人們剛創獲「LKK」一詞,造成口語傳播史上的空前轟動,男女老少都會在談話間夾個LKK。尤其是那些被指射符合LKK條件的人,更是爭先恐後亮牌:「你們年輕人喔,都會嫌我們LKK囉~。」
我好想對這些可敬的長輩聲明,不會應用「LKK」三字並不代表落伍,世說新語瞭然於心萬事足矣。哪天您訓話時說:「Yo!Bro!Check it out!」或誇人時說:「你屌!超ㄅㄧㄤˋ的!」只怕更令人慌張或沮喪。
聯想到最近風雲起山河動的熱門話題,大學生程度普遍低落,中學生作文胡說八道。
我難免跟大家一起緊張一陣。真糟糕,想我寫作思路都跟胡說八道同文同種耶,還記得同學紀安在考卷填充題寫「建國大肛」,我覺得太有創意捨不得扣他分;我國中還把吳三桂陳圓圓混亂成「吳桂圓」,論程度沒程度,要胡說夠胡說。
我想著想著,因為太緊張了,冷不妨噗,釋出了一些天然氣。沒想到竟因此開竅,獲得了充分放鬆。
原來都是屁啊。
人一定要放屁,屁都能臭一時。聞者生厭,但忍得這味兒,三兩下煙消霧散,船過無痕。
好比,最令人詬病的,注音文。
ㄏㄏ,好ㄅ,算ㄌ,你ㄋ,大量出現在三個W、印刷品、作文簿,你再怎麼啼笑皆非、氣急攻心,又如何?他能用ㄅㄆㄇ撰寫「有力的點」去提案、去交畢業論文嗎?不行。討文憑,領薪水,標準國字自然接管。
換個角度想,歷經幾番本土化教改,國家幼苗還激進地使用傳統注音符號,可憐那吳稚暉自銅像倒下,終能含笑九泉。
有精神潔癖憂患意識的人,還永遠止不住地焦慮。談話節目《鏘鏘三人行》主持人竇文濤說,他擔心北大學生打辯論賽都要看小抄,朗誦一些「解構主義下排他化邊緣化之反反革命思潮」等高度抽象的國語,若非爛熟於心,如何滔滔授人。
那他還真是多心了。在我跟目前大一學妹的交涉過程中,發現她們報告主題選擇「網路新聞」,卻連中時網科、聯合新聞網的網域都不詳、AMAZON書店聽都沒聽過。要是派這些牛去北京,哪怕連「解構主義下排他化邊緣化之反反革命思潮」幾個字抄都抄不好,唸都唸不出,更不要說有何理解通悟。
有則笑話,小明好皮,不愛唸書,媽媽認真問他:「你不唸書能幹麻?」
「我要當老師。」
「老師?但是你現在才唸到四年級啊!」媽媽哭笑不得。
「我可以去教三年級。」小明說。
無知不見得罪該萬死,很多時候只剩無可奈何,愛莫能助。(他畢竟才小學四年級啊。)
任何文字語彙都是經由創造,仿效,複製,傳播開來的。時髦的流行一陣子,堪用的經典就萬世留芳。
想想古老中文根本沒有「社會」一詞,放眼不是我家,就是天下,漢始有社稷,沿用千百年才撇撇嘴,改口說社會。就好像論語中不會出現「子曰:超爽的。」莎士比亞也永遠不能理解「I luv u so bad.」究竟是愛還是不愛。每種文化在每個時代,都有傳承和反撲,創新和淘汰。智則前進,爛者恆爛。
兒孫自有兒孫福,不服千萬不要哭。
我漸漸釐清了這件事。「你說,不是嗎?」這般充滿自我不確定的語氣,正象徵現在科技喧嘩,代代代溝的社會。我是物競天擇留下來的(不是嗎?),我是趕得上時代的(不是嗎?),我是優秀的(不是嗎?),至少我是會寫作文的(不是嗎?)。
無論如何,在長篇累論之後丟出這問句,總有個絕妙好處。代表你說完了,禮貌上徵詢反方意見,但是你已經聽不到,也不在乎了。
言盡於此。你說,不是ㄇ?
(04/Jan/2003)
註1.插圖文字來源:Yahoo知識+,注音文日新月異,已變種成火星文;圖中出現的任何一張臉與真實人物無關。
註2.文中提及《鏘鏘三人行》是鳳凰衛視製播的節目,台灣地區收看不到,那年在紐西蘭看完該秀,適逢讀到加拿大喵的傑作《點點點》(喵似乎撤掉那篇文章),於是有感而發。
註3.文末的「ㄇ」,直到我按下鍵盤send出文章,仍覺得渾身不自在,注音文之於我是指甲刮黑板,卻得在這篇為了存在而存在,苦過黃蓮。
給一指 給一屎